杭州喝茶工作室,深圳鱼哥论坛yglt,爱上海乌托邦龙凤论坛,一楼一凤论坛的最新消息今天

善用文化中心

我在九大战役最前线丨高原上的两种“凝固体”

发布日期:2025-10-15作者: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点击量:65次


宣传图 (3).png




高原上的两种“凝固体“




西藏公司   魏尚林

国庆日,在海拔四千米的厂区,一种奇特的寂静与轰鸣交织着。这里的庆典,与平原不同。没有喧天的锣鼓,只有风掠过水泥储罐时发出的低沉呜鸣,像是一首浑厚的低音部合唱。仰望国旗在高原纯粹的蓝天下飘扬,那红色,有一种被强紫外线漂洗过的、更加坚韧的质感。它提醒我的不是宏大的叙事,而是一种近乎固执的“存在”——一种如同我们脚下地层般坚实的存在感。

工友们说,这是“用存在来庆贺”。他们的国庆,是中控室里稳定运行的曲线,是出厂水泥袋袋合格的坚定承诺。这份静默的坚守,比任何口号都更具分量。

中秋的月,在这里获得了神性。它清冷的光辉,并非为了烘托温情,而是像一枚巨大的探照灯,冷静地检视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细节。它照亮了远处连绵的雪山,也照亮了厂区那座巍然的预热器塔架。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闯入脑海:这高原的月,与祁连山的水泥,是这片土地上两种截然不同的“凝固体”。

月亮,凝固了亿万年来的清辉与寂寞,它是时间的诗,是亘古的、自然的艺术品。而水泥,则凝聚着当代人的智慧、汗水与雄心,它是空间的诗,是此刻的、人为的杰作。月光抚慰心灵,水泥塑造现实。它们一个虚幻,一个坚实,却在这中秋之夜,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对话。当我们在月下品尝月饼时,生产线正将矿石、矿渣等原料,在超过千度的窑炉里,煅烧成新的“骨骼”。这是一种属于工业时代的、充满力量感的“团圆”——将分散的物料,团聚成一种坚不可摧的整体。

这里的人们不善言辞。他们更愿意指给你看。是那条通往县城的、在冻土上依然平整如初的公路;是那座专为边境哨所扩建而“特供”的、能在极寒下快速硬化的水泥批次。它不张扬,却深入肌理。

我了解到“高高原低碱水泥”的意义。这听起来专业的名词,背后是一种深沉的温柔。普通水泥如同烈酒,性子太猛,可能与当地的某些骨料“水土不服”?!暗图睢钡难兄疲袷且晃幌感牡囊秸?,调和了材料的“脾性”,让它能与雪域的环境和谐共处,从而让建筑的生命得以永恒。这哪里是简单的产品升级?这是一种承诺:我们用最温和的方式,为你奠定最牢固的根基。

在这里,爱国爱企,被分解成每一个枯燥的流程控制和每一次严谨的数据记录。它不浪漫,却极为可靠。当节日过后,月光隐去,朝阳升起,那矗立在高原上的厂房、塔架,将继续它们沉默的言说。它们本身,就是最动人的散文,书写着一种于极端中创造常态、于荒芜中浇筑文明的、低调而伟大的担当。

欢迎大家踊跃投稿

祁连山党群工作部邮箱:qlsb001@163.com


图片